欢迎访问岐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民满意的政府组成部门评选活动
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公开承诺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19-12-19    浏览次数:681次

2019年,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以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契机,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为底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一、突出园区化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实施3+X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园区发展、板块推进、主体引领、农民参与、政策支持、科技保障”发展思路,引进宝鸡海升、杨凌吉美、陕西多美达等农业经营主体 ,新发展猕猴桃、苹果、葡萄、中药材等经济作物6.1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示范园7个、500亩以上示范园10个。益店镇宋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富硒小麦5300; 陕西周原沃土公司在青化镇南武村种植有机小麦示范田1500, 示范作用明显。同时,稳定生猪、家禽养殖规模,扩大奶山羊养殖,截止10月底, 已建成适度规模化养殖场51个,生猪存栏8.215万头,比上年增长0.41%;家禽存栏87.62万只,比上年增长0.15%。实施奶山羊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规模场12户,新增奶山羊存栏4100只。强化中省财政资金争取,截止10月底,共争取各类农业专项资金1.5亿元,是去年同期2倍,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加快推进示范县建设,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去年10月份以来,启动实施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积极实施“百社振兴”计划,着力打造100家样板示范社,强力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领域持续拓宽、管理机制明显优化,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全面开展农民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注销合作社26家。截止10月底,全县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81家,入社成员3.2万人,成员出资10.4亿元,带动农民4.7万户;建成国家和省、市、县级示范社4家、15家、24家和50家,初步形成分级示范梯队;合作社流转土地12.6万亩,占全县流转总面积的62.1%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县成效显著。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450万元,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为全县49个村每村补助50万元,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有庵里村、北庄营村、北阳村、宋村村、宣旗营村、神差村等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发展各类经济作物,建成中药材、花椒、桃、设施瓜菜等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示范区,探索出“自办型、领办型、联合型、投资型、物业型”等五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类型,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1020日,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八督查组深入我县凤鸣镇资福村、蔡家坡镇龚刘村督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督查组对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聚焦产业培育,打造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亮点。

以“产业园区覆盖到村,增收门路落实到户”为目标,为18个贫困村拨付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资金960万元,将2572贫困户嵌入到产业链当中,发展果品、花椒、苗木花卉、中药材产业2291亩,中蜂养殖1000箱。拨付产业直补资金562.7万元,扶助1225户贫困户发展猪、牛、羊3325头,家禽22885只,中蜂600箱,种植苹果、猕猴桃、蔬菜等544亩,使贫困户中长期产业达到5779户,提升了贫困户产业覆盖率。积极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接经营项目,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出“股份合作社+招商引资+股民、股份合作社+产业园区+股民、股份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股民”等三大模式。             

四、立足创新示范,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支撑

加大农业科技类项目的申报,加快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一是强化科技培训。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市农科院科研技术优势,开展校县合作推广模式,共开展各类培训180场次,培育职业农民500人次,累计培训农民群众1.8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份(册)。二是狠抓信息宣传。年内通过公众号、信息网等平台,上传发布各类科技服务信息和新闻动态报道500多条(期),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服务效果。三是实施科技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各项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建立各类示范基地30个,全面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

五、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机化水平

在全县推广病虫害机械防控,组建专业防控队伍17家,其中:自走式机械40台,防控面积14.6万亩;无人机20台,防控面积9.7万亩。实现麦油机械化收获、土地深松整地11.12万亩、推广果园新机械、新技术。积极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深松整地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4%。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开发“嘟嘟农机”APP平台,使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以农机补贴为抓手,实施补贴全覆盖,截止目前,共补贴各类农机具592台,补贴资金209万元,受益农户532户。

六、坚持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完善监管体系,在全市首家建成运行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纳管种养殖企业85家,实现了合格证开具和监管、检测、追溯信息“一网通”,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截至10月底,共开展各类专项检查58次,出动监管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96个、种子企业2户,配合省、市检查农资市场3次,共计查处农资违法经营行为2起,查处涉案农资1500公斤,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3万元;检查农产品生产单位80个次,抽送检饲料样8份、生鲜乳样20份,经检查,未发现经营禁限用药品现象,经营档案基本完善;查处违规行为9起,当场整改6起,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二是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完善养殖企业粪污处理设施。全县108个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堆粪场、沉淀池改造建设任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场户通过雨污分流、圈舍改造等设施建设、订单销售、堆沤发酵等多种方式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了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三是做好防污治霾及秸秆禁烧工作,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扩大配方施肥,全面提升农业环保水平。

七、新增加的重点、亮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以村容户貌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号工程”,以“美丽乡村 洁净家园”为主题,坚持城乡同治、标本兼治,全民参与、共享共治的思路,先后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夏季战役和秋冬季战役,举全县之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各级累计召开宣传动员、现场推进会等347场次,出动机械设备754台次,发动干部群众15.25万人次,捡拾、清理垃圾2560多吨,清理村庄道路1820公里,清理村内塘河9.52万平方米,清理乱搭乱建、残垣断壁475处,造林绿化25.89万平方米,农村脏、乱、差得到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2.贯彻“千万工程”经验,分类创建环境整治示范样板。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梯次推进“三档村”建设,统筹开展示范村创建。2019年共建设“一档村”(干净整洁村)38个、“二档村”(重点达标村)43个、“三档村”(示范样板村)9个,申报1个省级二档村枣林镇安家庄村、2个省级一档村凤鸣镇太子村、雍川镇板塌村,创建26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6个提升村、2个精品示范村,集中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树立了乡村振兴样板,形成赶有目标,追有对象的整治态势,辐射带动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3.围绕任务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厕所革命”攻坚战。围绕“厕所革命”,全面摸清农村厕所现状,科学制定改厕方案。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合理选择改厕模式,严把“质量十关”,严格督查考核,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同时,加大对农村公厕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确保户厕与公厕改造同步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卫生厕所改造3475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1967座,16个“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615座。新建无公害公厕8座,普通公厕1座,改造无公害公厕8座,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攻坚战的顺利开展。

(二)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全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深化拓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逐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19年市级美丽乡村6个、县级美丽乡村6个,蒲村镇蒲村村、枣林镇安家庄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市级检查验收,为全县各镇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标杆。

(三)全方位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细化疫情排查、强化监测、调运监管、禁止泔水喂猪等关键防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严格落实生猪产地检疫工作“五不出证”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截止10月底,共排查养殖场7029场次,排查猪只1791211头次;2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共排查猪36988头,均未发现不明原因死亡和可疑病例。同时,加强养猪场(户)和屠宰场防疫、消毒、非洲猪瘟检测等技术防控措施,提高了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对全县生猪运输车辆进行了网络备案,共备案车辆27辆。

八、年内获得的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情况

2019年10月,我县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版权所有:岐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址:岐山县凤鸣镇凤鸣西路25号 陕ICP备17009295号-1 

陕公网安备61032302000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