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我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严格履行年初公开承诺事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中、省、市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扛起责任、压实担子、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开展“信访基础业务全面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持续打好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下大气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强化学习宣传,提升工作能力。结合4月份法治宣传月开展集中宣传,印制发放《信访条例》等宣传资料4000余册。针对镇和部门信访干部变化大、业务生疏的实际,于5月30日举办了全县信访干部业务培训班,邀请市信访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题辅导,培训干部120余人,有效提高了全县信访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针对网上重复访不断、影响办案质量等问题,采取网上问题地面办的办法,主动赴汉中、西安等地与信访人见面,听取诉求、解答政策,取得当事人的理解与配合,提升群众满意率、参评率,推动网上信访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基础建设,规范信访秩序。夯实信访主体责任,研究制定工作措施,以两办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信访秩序的通知》,建立“镇级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协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确保全县信访工作规范有序。坚持县级领导每周三信访接待工作制度,截至目前,全县信访大厅共接待信访群众1242人次,其中集体访58批805人次,25名县级领导参与接访下访74次,接待群众195批574人次,协调化解突出问题118件,取得较好效果。
3.强化督办考核,夯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岐山县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通知》(岐办发〔2017〕125号)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综合运用督查、考核、惩戒等措施,坚持每月对全县信访工作进行通报,共发通报6期,重大敏感情况点对点通报2期,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信访要情、研判纪要11期。对重大案件跟进督办,1至10月份共下发警示提醒函100份,督办函27份,确保办理效果。
4.强化积案化解,力推“事要解决”。加大积案化解力度,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要求,争取市局支持,因人施策、一抓到底。今年以来,通过努力争取到马卫科和牟怀斌特殊疑难信访问题补助资金23万元,协调县交通局、故郡镇解决了王经太持续三年的信访案件。全力化解信访人合理诉求,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经过梳理排查,对44名信访重点人和9个重点信访群体落实“五包”责任,明确了县级包抓领导、责任单位和稳控单位、稳控联络员,健全完善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同时,对宁某某非正常接待场所反映问题行为强化措施,依法处置,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取得良好的震慑作用。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治理“三弱”、整顿“三乱”问题活动,通过治理整顿达到了“信访规范化、接访程序化、办访法治化”的目标。
5.全力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县信访维稳工作。
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全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迎大庆、保平安”矛盾问题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专项行动。从7月1日开始,启动信访信息零报告工作机制。成立驻京劝返工作组和属地稳控工作组,坚持京地联动,采取最强措施,落实最严纪律,发扬最硬作风,集中全力打好信访稳定主动仗,实现了“六无”(无到北京非接待场所人员、无滞留、无倒流、无事故、无炒作、无违纪)的工作目标,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6.重点推行网上信访工作
网上信访已逐渐成为群众信访的主渠道,截至目前共办理网上信访件356件次,其中来信55件次,来访20件次,网上投诉254件次,领导信箱19件次,网上建议8件次,现已作出处理意见195条。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群众参评率、网上投诉占比(四率一占比)达到要求。经过省、市、县网上信访基础业务知识培训,负责网上信访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网上信访工作开展顺利。
7.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全县重点工作
今年,全局6名干部帮扶凤鸣镇孝子陵村贫困户12户。局主要领导每周主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全体帮扶干部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下村帮扶,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制订帮扶计划,想方设法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三夏”期间去贫困户家中帮忙夏收,得到群众的好评,密切了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布置宣传展版,制作横幅2条。信访大厅设立扫黑除恶领域来信来访专门接待人员,设立问题线索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设立专门接待绿色通道,对涉及扫黑除恶领域来信来访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向县扫黑办提供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