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会:
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县脱贫攻坚专题询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在充分肯定脱贫攻坚专题询问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当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三个方面问题,提出了审议意见。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安排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印发《关于落实“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实施方案》,以“产业园区覆盖到村,增收门路落实到户”为目标,深入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流转土地4.8万亩,新增苗木花卉、果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6.1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示范园7个,有效带动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凤
鸣镇北郭村等28个贫困村新打机井37眼,配套专用变压器24座,新修田间生产路21公里,渠系改造15公里,流转土地5000亩,6个贫困村新建3000吨区域性冷库,贫困户抵御产业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2019年全县危房改造任务41户,其中C级修缮加固2户、D级拆除重建39户,目前已全部竣工入住,155万元补助资金已全额发放到位;对确定的38户已脱贫但住房不安全建档立卡户进行危房改造,目前已全部竣工入住,146万元补助资金全额发放,全县危房改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全面推进健康扶贫,组织县中医院、各镇(中心)卫生院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行“回头看”,进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定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行培训,坚持按季度扎实开展家庭医生随访服务,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断提高群众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修订完善县级新农合门诊慢特病报销办法,由原来10~12个月集中报销变为门诊慢特病直通车报销,进一步方便慢特病患者及时报销医疗费用,实现了即时报销的目标。
二、聚焦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是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全覆盖,全县101个行政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28个,集体资产达到16.4亿元,贫困户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拨付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资金960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2300亩,带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入股1.2万亩,实现经营性收益23万元。二是大力推行嵌入式产业扶贫,建成24个嵌入式产业脱贫示范基地和14个重点农业园区,发展果品、花椒、苗木花卉、中药材产业2291亩,中蜂养殖1000箱,2572户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57万元,拨付产业直补资金596万元,扶持1225户贫困户发展猪、牛、羊3325头,家禽22885只,种植苹果、猕猴桃、蔬菜等544亩,贫困户发展中长期产业达到5779户。三是加强村集体经济规范管理,制定《岐山县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整合利用涉农资金620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发展壮大,破解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难题。同时,加大资金监管,组织县农经站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村进行财务管理专题辅导培训,聘请第三方机构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财务代理记账,实现账务管理规范化。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完善贫困户动态监测机制,制定印发《岐山县巩固提升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方案》,建立贫困对象定期排查、预警帮扶、动态调整三项机制,全面加强贫困户动态监测工作,做到贫困对象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通过与贫困户建立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服务合作模式,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稳定增收。全面落实教育、健康、兜底等“八个一批”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力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构建大扶贫格局。二是完善贫困户防返贫机制,制定《关于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推进扶贫“项目超市”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返贫的实施意见》,按照“分户施策、精准到人”的精准扶贫思路,将资源与需求精准对接,建立户、村两级扶贫“项目超市”,将扶持政策、帮扶资源物化成项目,确保项目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定期组织“四支力量”、扶贫干部等扶贫一线人员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全面落实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与帮扶政策措施,筑牢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多重防线。三是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在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基础上,建立控辍保学月报季评制、台账销号制、结对帮扶制等15项制度,实现对义务教育段学生入学情况动态监测管理。对全县不能随班就读的42名重度残疾学生,通过县特教学校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实施送教上门,全县义务段学生实现零辍学。四是健全完善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机制,“扶贫日”取消后,及时印发《关于优化改进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工作任务以及各镇管理职责,严格落实《岐山县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细则》,始终将纪律挺在前面,持续整治扶贫领域干部作风问题,对不符合选派要求的干部坚决调换,对不胜任帮扶工作的干部及时召回调整,对日常管理松散、保障措施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限期整改,有效提振了全县扶贫干部工作的精气神。
下一步,县政府将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做好“六个精准”和“八个一批”,补齐短板弱项,消除潜在风险,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一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态度,严格落实中省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决策部署,扎实推进213个扶贫项目,持续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县现行标准下2629名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二是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坚持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托管服务、园区务工和贫困户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实现稳定脱贫。三是持续抓好质效提升。加强脱贫户动态监测,健全完善返贫预警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紧盯受各种因素影响、收入尚不稳定的已脱户,细化落实各项后续帮扶措施,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