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
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财政决算及2018年1—5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审议意见。
一、总体评价
会议认为,2017年,县政府及财税部门能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有关决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改革不断深入,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了财政在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全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县审计局以预算执行为主线,以支出审计为重点,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维护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权力运行、推动民生改善和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成效明显,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起到了积极地促进和保障作用。
二、存在问题
会议指出,我县财政、审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财源基础不够牢固,后续财源不足,税收增长乏力,收入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的压力较大。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支平衡难度加大,财政预算编制和管理不够规范,连续多年编制赤字预算,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精准,部分预算单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不规范,政府采购项目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超计划投资,挤占专项资金,部分项目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政府性债务及融资平台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全县性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租地费用、工程费用欠款等政府性债务缺乏有效地偿还资金来源,兑付政府工程欠款、归还政府债券本息压力进一步加大。四是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预算执行的审计覆盖面不够,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审议意见
会议要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强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一是培育优质税源,夯实税收收入基础。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中下游推介招商活动等机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持续加大财政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有特色的财源产业和骨干财源项目建设,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培植长效财源,增强地方财政的保障能力和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加强收支管理,增强资金使用效益。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切实加强税源跟踪监控,严把政策,堵塞征管漏洞。强化非税收入管理,深入推进直缴金库改革,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财力重点用于保障扶贫、社保、教育等民生支出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重点工作支出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进一步规范、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意识,确保预算执行效率,切实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规范性,强化预算的约束力。
三是深化财政改革,提升依法理财水平。聚焦预算管理、税制改革、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三大财政改革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口径财政预算管理新机制和税务管理新体系。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强化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项目管理,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守住政府债务风险底线。健全完善债务偿还机制,积极探索将债务偿还纳入预算管理的办法,严格控制债务风险。加强财政收支监管和会计监督,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审计监督,切实维护财经秩序。强化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支出、重大政策执行及其绩效的审计,确保审计监督全过程、全覆盖。加大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完善各级财政管理和部门内部审计制度,强化责任追究,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促进预算管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对审计查出屡查屡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县政府要专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措施。加强对审计结果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审计反映出来的问题,查找根源,剖析原因,及时研究对策措施,提高审计整改实效。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扩大财政审计预算单位的审计覆盖面,提高预算执行审计质量。
根据《岐山县人大常委会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满意度测评办法》,会议对县政府《关于2017年财政决算和2018年1—5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7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满意度测评。会议共发出满意度测评票32张,收回32张,其中:《关于2017年财政决算和2018年1—5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满意票27张,基本满意票5张,测评结果:满意;《关于2017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满意票27张,基本满意票5张,测评结果:满意。
以上审议意见,请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采取具体措施,狠抓落实,并将研究处理情况按有关规定,在60日内书面报告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