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会:
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岐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报告》,会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分析指出了我县在《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审议意见。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一是精心研究部署。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要求、李克强总理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安排部署,要求全县各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完善工作制度。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和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县委常委会审议,修订完善了食品安全定期研究汇报制度,明确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每半年、县食安委及各镇党委每季度研究一次食品安全工作,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三是健全机构人员。结合机构改革,对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及支持保障的部门全部纳入成员单位并明晰职责任务。加快价格监管与市场监管职能合并进程,原县物价局6名干部划入县市场监管局工作,充实了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各镇在机构改革中保留食药监所牌子,充实食品药品专业技术监管人员,并对合并村的协管员进行重新明确、聘任,进一步夯实镇村监管责任。同时,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要求,提请县委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县委巡察工作范畴,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任用、调整的重要参考。
二、加强宣传培训,突出安全意识。一是广泛宣传。利用法制宣传日、学雷锋日、国家安全日等宣传节点,结合健康促进县创建、扫黑除恶、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6月份,集中开展了以“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共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3万余份,悬挂条幅、播放电子标语2600余条,制作宣传展版50余块,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县电视台发布中高考饮食安全等消费警示2条,不断增强广大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二是加强培训。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领域,5月份以来,先后开展了全县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农村家宴餐饮服务队、幼托机构卫生保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全县174名村级协管员、164名农村家宴服务队负责人和厨师、130名幼儿园分管园长和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员参加培训,提高了监管责任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组织180名市场监管系统干部开展法律法规培训,重点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同时,组织全县21户食品生产企业、25名监管干部参加全市食品监管知识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风险防范意识和干部的监管水平。三是强化监督。按照省、市机构改革工作机制,及时将原工商、食品药品、产品质量、价格监管的12315、12331、12365、12358四条投诉举报热线合并为12315,在全县各类网站平台和食品经营单位公布,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回复,鼓励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30起,诉转案3起。
三、增强检测手段,提升监管能力。一是增加抽检总量和频次。结合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岐山县2019年度食品安全抽检计划》,按照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检量达到2批次/千人)的目标,以餐饮单位食品、食用农产品、小作坊、节令食品、网售及外卖食品为重点,计划监督抽检总量由去年的501批次增加到780批次,快检由去年的2215批次增加到2990批次,并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在餐饮食品中重点检测原辅料质量、添加剂含量、致病菌等指标,在食用农产品中重点检测农药、兽药残留,对生产加工条件相对简单的小作坊实施县级监督抽检全覆盖,抽检频次按照风险等级实施,高风险产品每季度抽检一次,较高风险产品每半年抽检一次,一般风险产品每年抽检一次,对连续两年以上检出不合格或一年内3批次以上检出不合格产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从重处罚,坚决督促整改到位,全面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是加大检验检测经费投入。县政府在全面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基础上,不断加大食品检验检测经费投入力度,今年预算监督抽检经费48万元,同比增长79.1%。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加大检测仪器、快检试剂的配备和采购,目前价值3.4万元的快检试剂已配发到各检验单位,各单位食品药品、农药残留等快速检测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进行了2019年县级监督抽检公开招标,聘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提供食品检测服务,解决当前我县专业检测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三是积极实施抽检快检工作。将检验检测作为强化监管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对食用农产品、肉制品、食用油、调味品、冷冻食品、粮食加工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酒类八大类产品的农药残留、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B1等35个检测项目进行了快检,共快检1286批次,其中节日民俗食品192批次、专项整治食品175批次、学校幼托食堂食品原辅料217批次、小作坊食品183批次、食用农产品339批次、流通环节食品180批次,合格率达到98.5%。抽检水产品养殖场15个,基本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90%。监督监测学校幼托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135户,餐饮店35户,共计快检225批次,合格率达到98%。抽检投诉举报食品8批次。配合国家级监督抽检16批次,省级监督抽检33批次,市级监督抽检35批次,对抽检不合格食品、产品依法进行了查处。四是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餐饮服务队备案登记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力度,严格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许可管理,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不断提升食品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严抓工作重点,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加大食品市场整治力度。结合审议提出的问题和目前监管实际,县食安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夏季食品专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联合执法活动,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粉丝粉条、面制品、小作坊食品、“辣条”等休闲食品、包装饮用水、“五一”“端午”等节日食品专项整治。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以禁限用农药、“瘦肉精”、兽用抗菌药、违禁药物、私屠乱宰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县水利局集中开展了以养殖投入品使用为重点的水产品养殖场所专项整治。县教育体育局严格落实校(园)长陪餐制度,并利用一周时间,对校园食品安全、周边环境治理进行全面检查。县卫健、教体、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3周的全县幼托机构食品安全和卫生保健工作专项检查,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农产品产销单位85户、学校及幼托机构食堂127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500余户、水产品养殖场15个,摸排食品安全风险隐患2个,责令改正14户。二是加大民俗食品规范扶持力度。对食品生产企业,臊子肉、锅盔、面皮等地方名吃加工销售,猕猴桃、无公害蔬菜等种植养殖龙头企业,在食品认证、标准制定、商标注册申请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指导,加快食品生产的标准化、产业化步伐。目前,全县认定无公害产品产地19个、产品29个,14个果菜生产企业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针对我县食醋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醋行业集中整治,重点查处生产配制醋、违法使用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行为,促进了我县优势民俗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大违法案件查办警示力度。按照食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的要求,始终保持“严查、严管、严打”高压态势,大力开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排查监督,今年以来共查办案食品类案件15件,结案12件,罚没款10万余元。同时,对食品违法经营主体在全县食品安全红黑榜进行公开曝光,并纳入违法人员黑名单管理,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震慑,确保全县食品市场安全稳定有序。
这次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贯彻《食品安全法》情况的调查审议,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再上台阶。今后,县政府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健全机制,强化问责,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强力压实责任。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坚持定期研究汇报、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工作制度,全力做好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二是强力扎实整治。围绕审议指出的问题不足和努力方向,进一步分析研判,针对食品安全事件易发、高发领域和环节,集中扎实整治,以最严格的监管实现食品违法行为“零容忍”。同时,进一步强化宣传培训,落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三是强力督查问责。县政府将责成县食安办对本次审议指出的问题列出清单,进行跟踪督办。将积极协调县委巡查办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巡查计划,对各相关部门、各镇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情况进行巡查,对食品安全履职不到位或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依法问责,以高效能的履职确保全县人民食品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