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岐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 视察调研
关于全县脱贫攻坚专题询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01    浏览次数:9908次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9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由常委会领导带队,采取听取汇报、查看现场、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全县脱贫攻坚专题询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8月,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从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强、村级经济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工作协调不够紧密、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四个方面提出了16条询问意见。针对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询问意见,县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以精准到户、排查整改大起底为抓手,紧盯脱贫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整改落实,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

一是扶贫产业稳步发展。按照“一业一龙头、一村一主体”目标,出台《关于落实“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实施方案》,聘任乡土人才和产业发展指导员,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全覆盖。探索总结出“股份合作社招商引资+农户”、“股份合作社+产业园区+农户”、“股份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三大模式和“自办型、领办型、联合型、投资型、物业型”五种村集体经济类型,将贫困户嵌入到产业链中,通过劳务输出、土地流转、参股分红等方式,拓宽收入渠道,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后劲。

二是脱贫政策全面落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通过严格信息摸底、动态调整、逐户逐人分析致贫原因,综合运用“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因人因户精准施策,落实“三重保障”政策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制度,医疗救助保障有力;严格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县义务段学生实现零辍学、教育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县级智能招聘大厅建成运行,镇级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13个,打造就业扶贫基地32个,就业扶贫亮点纷呈;严格执行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原则,为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发放保障金,积极落实“减退帮扶”政策,做到“脱贫不脱保”,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三是帮扶体系逐步完善。创新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方法,总结形成“两下两上三聚焦”(梳理排查向下、分析研判向上;整改落实向下,问责追责向上;聚焦反馈问题,聚焦八个一批,聚焦整改成效)岐山排查整改经验。建立完备有效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夯实各级脱贫攻坚工作职责的通知》,在机关干部定点帮扶、下派扶贫干部、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县级领导联系帮扶、单位包村帮扶,细化县、镇、村及行业部门、“八办两组”职能、包抓帮扶部门、四支力量、帮扶干部在联村包户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健全完善了帮扶工作体系,夯实了帮扶工作力量。

四是攻坚合力日益形成。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专题询问会后,一方面梳理问题分类整改;另一方面举一反三,对标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巡查反馈问题及年度脱贫任务,结合部门职能,完善帮扶机制,从基础工作、扶智扶志、补齐短板等方面形成了巩固整改成果的各项保障措施,落实专项扶贫资金,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帮扶,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智扶志宣传,进一步坚定了全县下茬整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凝聚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仍存在短板。我县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效益不高,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尚未形成对全县农村经济具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发展扶贫产业仍需长期坚持。在中央和省市督查巡查中,“两不愁、三保障”仍有短板弱项,个别脱贫户危房问题解决不力,门诊慢性病费用报销不及时,签约医生以签字代替随访等,全面实现高质量脱贫任务艰巨。

二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仍不充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全县101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万元的仍有48个。参与“嵌入式”扶贫模式的经营主体,贫困群众得不到预期收益,群众参与度不高,带动脱贫效果不明显。个别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运行不规范,股权结构不明晰,村级集体经济未建立规范的收益分配制度。

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缺乏后续长效措施。个别脱贫退出户脱贫指标不过硬,已脱贫户有返贫风险。无其他稳定收入且缺失劳动能力的产业托管贫困户,在产业托管期结束后,缺乏有效扶贫保障措施。在弱势群体送教上门扶贫工作上,缺乏长期送教上门保障机制。取消“扶贫日”后,个别帮扶干部下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所减弱,扶贫队伍作风建设仍需长期坚持。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聚焦问题,持续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要对照高质量脱贫目标和中央、省市反馈问题,运用“两下两上三聚焦”排查整改工作方法,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一次“回头看”,明确思路目标,夯实主体责任,科学谋划产业,编制产业扶贫规划,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村镇工厂(社区工厂)建设,做到村村有产业,有条件的贫困人口人人有活干,提升产业扶贫成效。二要进一步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八个一批”政策,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持续的措施,全面实现高质量脱贫。三要增加对大病医疗救助的投入规模,按政策落实好配套资金,解决好因病、因残等致贫、返贫农户的社会保障问题,简化门诊慢性病报销程序,全面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确保农村贫困人口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多措并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一要结合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依托资源禀赋,围绕贫困村地域特色,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园区规模化种养、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作用等举措,延长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二要通过“三变”改革,把闲置和低效的农村资源、资金有效利用起来,推动村级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更好地为群众创造财富。三要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用足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严格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认真落实“三公示一公告”,到村到户项目申报验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组织收益分配制度。

(三)精准施策,建立长效脱贫保障机制。一要持续加大贫困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继续稳定医疗、教育、就业以及结对帮扶等扶贫政策,积极探索分类帮扶救助机制,确保“脱贫不脱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强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做好扶智扶志工作,破除“等靠要”等思想,增强脱贫攻坚的工作实效。二要进一步做好贫困特教学生送教上门服务,落实送教教师待遇,不断改进和加强送教师资力量,提高送教服务质量,建立长期送教上门保障机制,逐步激发贫困特教学生及家庭的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争取早日脱贫。三要强化社会舆论宣传,积极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干部能力,优化干部作风,鼓励四支力量继续发扬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优质的服务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来,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创特色、出成效、聚力书写脱贫攻坚工作的伟大篇章。

版权所有:岐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址:岐山县凤鸣镇凤鸣西路25号 陕ICP备17009295号-1 

陕公网安备61032302000036号